昨天, 一个举报班主任的家长, 被100万网友打脸:最该教育的,果然是大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闲时花开 Author 刘娜
文章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
孩子的理解,
是干净纯粹的,
就像鱼在水中游走,
草在结它的种子,
幼芽从地里探出脑袋。
昨天,有个举报老师的家长,被100多万网友“光荣”地怼上了热搜:
这位学生的家长,要举报9岁女儿的班主任。
理由是,班主任不应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儿,讲怀孕和性别方面的知识。
面对这个家长的举报,班主任慌忙解释:
因为班里其他老师怀孕了,学生们非常好奇,就问班主任什么是怀孕呀。
班主任就想正好借这个机会,给同学们普及一下性教育。
谁知道,她这“多此一举”的好心,被学生带回家说给家长后,家长勃然大怒,竟然扬言要到校长那里举报。
一言不合就举报,是现在个别家长的法宝吗?
我看了这个强悍家长的举报理由,无非有三个:
①孩子才9岁,不适合知道怀孕是怎么回事。
②老师方法不当,给女生讲这些时,应该把男生请出去。
③其他老师也就算了,你还是班主任,你竟然也这么不知分寸。
作为家有神兽的老母亲,我觉得这三个理由,除了第二个有待商榷,其他两个简直是无理取闹:
儿童心理发展学的研究,早就表明,儿童在5岁后,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大人不能再把他们当作懵懂无知的“无性别生物”随意对待。
当孩子主动表达对性的好奇时,大人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通俗易懂的正面教育。
在家里,这大人,就是父母。
在学校,这大人,就是老师,更准确地说,就是啥心都要操的班主任。
这位被举报的班主任,利用孩子们对其他老师怀孕好奇的机会,顺势利导地开展性教育,不仅没有毛病,而且值得肯定。
所以这一次,大部分网友都选择支持老师,怒怼了这个脑子有病的家长:
原来,很多时候,最该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当家长还活在谈性色变的旧时代,孩子怎么可能坦然面对新未来?
何况,很多时候,家长恐惧性教育,不仅仅是觉得孩子太小,而恰恰是我们自己把这个问题,想得过于狭隘和窄小——
这个事件引发全网讨论后,我回想了一下,我第一次和孩子说怀孕这件事儿,应该是孩子还不到5岁时。
那是个周末,我们带孩子出去玩,他看到水里的大鱼和小鱼,忽然就问我:“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学着书本上的知识,装模作样地告诉他:“因为妈妈特别想要一个宝宝,爸爸就在妈妈肚子里放了一颗小种子,小种子发了芽,慢慢长成一个小人儿,长到妈妈肚子放不下,就变成你跑出来啦。”
他听罢,跑到旁边野草丛里,抓一把草种子,用铲子挖个坑,把种子埋进去说:“我也种一颗小种子,看它会不会发芽。”
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我忽然觉得有趣又感动:
大人心中想到的怀孕,和孩子心中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孩子的视角,是非常干净纯粹的,就像鱼在水中游走,草在结它的种子,幼芽从地里探出脑袋。
简单自然,美好清澄。
很多时候,羞于谈性,可能是我们大人,把这件事儿,看得太过羞耻不干净。
这个认知,伴随孩子一天天长大,愈发清晰。
娃5岁以后,我带他去公园或游乐园,他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别人家的妈妈,会小声问我:“她肚里是小宝宝吗?你怀我的时候,也这样吗?看起来很辛苦啊。”
我对他说:“是啊,但是也很幸福啊。因为有了宝宝,妈妈才叫妈妈啊。”
他听了,会很开心地攥紧我的手:“妈妈,爱你哦,我永远永远爱你哦。”
再后来,他上了学,读了不少书,在漫画和文字里,看到了一些知识,学校老师也会给他上性教育的课。
他回到家里后,会主动和我探讨,什么是怀孕,什么是生育,什么是性侵,什么是防性侵。
我从不回避他的好奇和提问,但我也不过多激发他的兴趣和探讨。
他问我时,我都会把自己知道的,觉得他能听懂的,一一和他分享。
他不问我时,我也不会刻意和他强调这个话题。
我相信正面和客观的引导,也相信岁月和成长的力量。
更觉得,只要我们家长能如实如是地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会在更开明更进步的未来,拥有更健康更坦荡的两性常识。
而不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被父母说成“从河坡里抱回来的”“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从疯婆子那里讨来的”。
进而,在怀疑和自卑中,难过很多年。
哪怕后来,进入懵懂的青春期,来到成人的新世界,因为从来没有人正面告知我们性是生命的本能,是关系的表达,是自爱的因果,是犹如吃饭睡觉一般自然而然的事情,导致我们相当长时期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和需求,充满羞耻和抗拒。
直到,我们历经诸多苦涩和疼痛,才终于在成长和接纳中,从容地面对这个本能。进而,在别的孩子遭受伤害时,能够站出来勇敢发声:
“你依旧纯洁,脏了的是恶魔,还有带有偏见的那个世界。”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昨天,就在家长举报班主任这个事件上热搜的同时,一组数据和两个事件,也被推上热搜,引发1.5亿人的讨论。
这组数据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过去3年内,超过4万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占侵害未成年人总人数的1/3。
最高检的数据
4万人,每个恶魔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身心受伤的孩子。
两个事件,一个是,韩国电影《素媛》的现实原型——性侵幼女的罪犯赵斗淳,今年12月即将出狱。
他表示出狱后,将回到京畿道安山家里居住。他的家,距离受害女孩娜英的家,不到1公里。
素媛案罪犯赵斗淳
12年前,遭受性侵害时,7岁的娜英多处受伤,生命垂危,直肠破裂,一度休学,靠携带便袋生活,历经漫长疗愈,才回到人群中。
如今,伤害她的恶魔,要回到她家附近生活,这是怎样无法面对的伤害!
娜英的爸爸痛苦地说,他愿意自己贷款给赵斗淳搬家费,只希望这个人渣不要像幽灵一样活在女儿周围。
另一个事件,是广西柳州一班主任林某某,在任教时曾对班里多名女生进行强奸和猥亵。
有个叫小文的受害者女生,第一个勇敢站出来。历经多日调查,9月22日,禽兽被依法公诉。
感谢那个叫小文的勇敢姑娘,避免更多孩子遭遇同样的哀伤。
还有。
今年8月份,哈尔滨市5岁女童,被54岁熟人带走一夜,遭到性侵,下体严重撕裂,生命危在旦夕,直到现在还没脱离危险,仍在医院救治。
这件事儿发生后,一位法官朋友曾给我留言,说如今性侵案,正呈现出受害人低龄化的趋势。
“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说,一方面,伴随防性侵教育的深入,很多大龄童已经具备了反抗和呼救的意识。
舆论对性侵案的关注,也让犯罪分子在胆怯中,不敢肆意妄为,却把手伸向更幼小的孩童。
另一方面,是伴随物质的丰盛和资讯的发达,这个时代的孩子,从身体到心灵,普遍比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的孩子都要成熟,这愈发显得性教育多么重要。
“关于性教育,我们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太少。性教育的根儿,在家庭。”
法官朋友说。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有幸聆听了很多人内心世界的秘密,也从那一声声的叹息里,得到一个结论:
性之伤,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里,最隐秘最羞耻的伤害。
除了极少数孩子,遭受过来自家庭成员或熟人的性侵害,大多数人的性之伤,是在父母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错误性观念。
●一小被父母灌输“失身就很脏”的女孩,容易被有毒的贞洁观蛊惑,把身体第一次交付了谁,就错误地认定必须和他过一辈子,根本不管那家伙是暴力狂、赌博鬼,还是穷混子。
●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被贴上“贱人”“赔钱货”“不要脸”标签的女孩,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够好”,在过度奉献和牺牲中,卑微地跪着过一生。
●因为母亲性边界模糊,长到七八岁乃至10多岁,还和母亲同床休息的男生,更容易在婚后成为让妻子头疼的妈宝男,没有主见和自我,在两个女人的明枪暗战中,痛苦过活……
这一个个疼痛的人生,都在提醒我们:
那些成年后,在两性关系中颠沛流离的人,早在幼年时就被施了咒语。
他们历经半生动荡和折磨,才终于从原生家庭之伤中挣脱出来,懂得明白:
性不是罪恶,而是本能;不是羞耻,而是天性;不是肮脏,而是自然;
不是讨好别人的砝码,而是自我成长的探索;不是没有边界的践踏,而是自我尊严的体现;不是腐朽堕落的表现,而是珍贵给予的一种。
孩子,你有说“不要”的权利,面对违背你的意愿,触碰你身体的任何人。
如果你遭遇了性侵害,也没什么可怕的,你首先要让自己活下来。
就算你已经谈恋爱,或者结婚,面对爱人“你不满足我就是不爱我”的控制,你依然有权利选择离开。
同时,你在拥有说“不”的权利的同时,你还有说“要”的权利。
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喜好。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情,自己的欲,自己的主动。
但是,你也要知道,权利的背后是责任,所以你要为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负责,远离包括性疾病在内的一切伤害。
孩子,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爱你,也希望你爱自己。
这是性教育专家韩雪梅,写给步入青春期的女儿的信。
因推广性教育,这位老师妈妈,曾被人误解、举报、投诉、恐吓,但她依然步履不停。
她说:
“性教育,吓住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性教育,要教育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大人。”
是的。
性教育,不是羞耻肮脏的。
而是对生命本源的教育,是对自身肉体的接纳,是让灵肉安放的救赎。
性教育的本质,不是性。
而是让我们每个人,从源头上认识自己,从身体上接纳自己,从本能里拥抱自己,从传承里深爱自己。
进而,从行为上善待他人,从灵魂里敬畏众生。
版权声明: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能写亲情乡愁故事,也会写教育职场热点。
往期推荐
(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七册-配套视频解析 | |
《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答案单独成册且为多图彩色)以"图解"形式突破中难题,注重基本图形的变式,注重拓展延伸,注重重点知识的专项强化,阅读方便、直观,思路清晰流畅.书中所选用的试题及大量的变式拓展延伸等选自本人所写的公众号文章精选更新优化而成,均立足于课标与教材,立足于一线的教学实践与体会,重视教学实际与可操作性. |
【特别推荐】——以下内容均自动更新
教学反思与教研提升等相关文章汇总初中三个年级上下学期培优提高系列汇总(关注本公众号,发送"家长群",扫码加入对应群)
关注本公众号 | 相关公众号 |